婴儿上牙龈发白是怎么回事
婴儿上牙龈发白可能由乳牙萌出、口腔真菌感染、口腔黏膜损伤、营养缺乏或先天性牙齿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抗真菌治疗、营养补充等方式干预。
1、乳牙萌出
乳牙萌出是婴儿牙龈发白的常见生理现象,通常发生在出生后6-12个月。牙胚突破牙龈时会形成局部白色凸起,可能伴随流涎、啃咬行为。家长可用清洁纱布蘸温水轻柔按摩牙龈缓解不适,无须特殊处理。
2、口腔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即鹅口疮。这与奶瓶消毒不彻底、抗生素使用有关,表现为牙龈、颊黏膜白膜且不易擦除。需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局部涂抹,同时加强喂养器具消毒。
3、口腔黏膜损伤
喂食过热食物或硬物摩擦可能造成牙龈黏膜表层损伤,形成白色溃疡或角化斑。建议调整辅食温度至37℃以下,避免使用粗糙安抚奶嘴。损伤较轻时可自愈,持续不愈需排除其他病变。
4、营养缺乏
维生素B族或锌缺乏可能导致口腔黏膜代谢异常,表现为牙龈苍白或白斑。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均衡摄入瘦肉、全谷物等食物,配方奶喂养婴儿应选择强化营养素产品。确诊缺乏后可遵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
5、先天性牙齿发育异常
少数情况下,出生牙或上皮珠残留会导致牙龈白色硬结,需口腔科检查鉴别。出生牙可能影响哺乳需拔除,上皮珠通常无需处理会自行脱落。此类情况常伴有牙齿萌出时间异常等表现。
日常需用指套牙刷清洁婴儿口腔,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残留奶液。避免过度擦拭口腔黏膜,定期检查牙龈颜色变化。若白色持续超过2周、伴随拒食或发热,应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口腔科,排除全身性疾病可能。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保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