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积液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2155次浏览

积液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咽鼓管功能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积液性中耳炎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过敏、气压损伤、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积液性中耳炎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咽鼓管水肿。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有助于稀释中耳积液。用药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

2、鼓膜穿刺

对于顽固性积液,可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鼓膜穿刺抽液,同时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减轻炎症。该操作能快速缓解耳闷胀感,但需配合病因治疗防止复发。穿刺后24小时内禁止耳道进水。

3、鼓膜置管术

反复发作或病程超过3个月者,可考虑鼓膜置入通气管如硅胶T型管,建立中耳通气通道。置管后需定期清理耳道分泌物,避免游泳或潜水。通气管通常6-12个月后自行脱落,多数患者咽鼓管功能可逐步恢复。

4、咽鼓管功能训练

通过瓦尔萨尔瓦动作、吞咽训练、咀嚼口香糖等方式促进咽鼓管开放。鼻腔冲洗配合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能改善鼻腔通气。该方法适用于轻症或术后康复期患者。

5、手术治疗

合并腺样体肥大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严重鼓室粘连者需进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需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擤鼻。手术治疗多用于儿童难治性病例或合并解剖结构异常者。

积液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接触过敏原,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症状。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防黏液分泌增多。乘坐飞机或潜水前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预防气压损伤。儿童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发现听力下降或语言发育迟缓应及时就医。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耳痛,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

相关推荐

支气管镜能把痰全部吸出来吗
支气管镜通常可以吸出大部分痰液,但难以完全清除所有痰液。支气管镜主要用于清除大气道内的痰液,对于细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可能无法彻底吸出。
肚皮上有红点怎么回事
肚皮上有红点可能由皮肤过敏、湿疹、毛囊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
发热起的疹子怎么办
发热起的疹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冷敷降温、使用抗过敏药物、外用止痒药膏、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起的疹子通常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细菌感染、药物反应、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牙龈酸痛是怎么回事
牙龈酸痛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敏感、龋齿、牙隐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填充修复、根管治疗、牙周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得了甲减有什么危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发代谢紊乱、心血管损害、神经系统异常、生育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危害。甲减主要由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药物影响或垂体病变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替代治疗和定期监测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