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打了防御针晚上发烧38度该怎么办
三岁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38度发热属于常见接种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调整环境温度、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疫苗激活免疫反应引起,多数在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度,避免酒精擦浴。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每次持续10分钟。退热贴可辅助贴于额头或太阳穴,每4小时更换一次。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稀释果汁,每次10-15毫升,间隔15-20分钟补充一次。观察排尿量及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
3、观察症状
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注意是否出现皮疹、呕吐、抽搐等伴随症状。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8.5度,需警惕继发感染可能。家长需特别关注孩子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
4、调整环境
保持室温在24-26度,穿着纯棉单层衣物。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睡眠时盖被以孩子手脚微凉、颈背温热为度。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
5、就医指征
出现持续嗜睡、拒食、抽搐、呼吸急促或发热反复超过39度时,应立即就医。若接种部位红肿扩散伴化脓,或发热伴随其他疫苗说明书标注的罕见不良反应,需急诊处理。就医时需携带疫苗接种记录本。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泥。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无须特殊消毒。建议家长记录发热起止时间、最高温度及用药情况,为后续疫苗接种提供参考。若孩子既往有热性惊厥史或免疫缺陷病史,接种前应主动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