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都适用于哪些疾病
脊柱手术主要适用于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疾病。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向一侧弯曲变形,通常发生在青少年生长期。当侧弯角度超过40度或伴有明显疼痛、呼吸困难时,可能需要进行脊柱矫形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后路脊柱融合术、生长棒技术等,通过植入内固定器械矫正畸形并维持脊柱稳定性。
2、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当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神经症状如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考虑椎间盘切除术或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脊柱功能。
3、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多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引起,严重骨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不稳定骨折或伴有神经压迫症状时,常采用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重建脊柱稳定性。高龄患者需特别注意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
4、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可能破坏椎体结构或压迫脊髓。手术目的在于切除肿瘤组织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常见术式有肿瘤切除术联合椎体重建术。术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配合放疗或化疗。
5、脊柱感染
脊柱感染如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等可能导致椎体破坏和脓肿形成。当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压迫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并植骨融合。术后需长期抗感染治疗并监测炎症指标。
脊柱手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初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逐步恢复脊柱活动度。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骨骼愈合,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融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神经症状需及时就医。术后心理调适同样重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