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骨折有什么表现
宝宝手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及异常活动。手骨折可能与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通常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局部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引起肿胀。肿胀通常在受伤后立即出现,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或淤青。家长需避免按压肿胀部位,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10-15分钟以减轻水肿,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
2、疼痛
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发持续性锐痛,触碰或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他人触碰患手。家长可暂时用三角巾固定患肢减少移动,但不可自行使用止痛药物。
3、活动受限
骨折导致骨骼连续性中断,患儿会出现主动屈伸手指或腕关节困难。部分患儿因疼痛保护性抑制肌肉收缩,表现为假性瘫痪。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完全丧失抓握能力,此症状需与神经损伤鉴别。
4、畸形
完全性骨折可能出现成角、缩短或旋转畸形,表现为手部轮廓异常。尺桡骨双骨折时可能出现银叉样畸形。发现畸形后家长应立即用硬纸板或杂志临时固定,避免搬运过程中二次损伤。
5、异常活动
在非关节部位出现反常运动是骨折的特异性表现,轻微活动可能听到骨擦音。此情况提示骨折端不稳定,须禁止任何形式的患肢测试,尽快就医进行夹板或石膏固定。
发现宝宝手部外伤后,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反复触碰或热敷患处。临时固定时注意保留指尖暴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固定材料长度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就医后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酪、豆腐等,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影响铁吸收。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一般儿童骨折愈合需要3-6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