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吃完奶后吐奶怎么办

1241次浏览

婴儿吃完奶后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更换奶粉、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吐奶通常由生理性胃部发育不全、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胃食管反流、消化道畸形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让婴儿保持头高脚低的半卧位,身体与地面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喂奶后竖抱20-3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母乳喂养时注意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

2、控制奶量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单次奶量不超过胃容量。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毫升,1-3个月婴儿约90-120毫升。避免过度喂养,喂奶间隔2-3小时,可通过婴儿主动停止吮吸、吐出奶嘴等信号判断饱腹感。

3、拍嗝

喂奶中途及结束后竖抱拍嗝,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每次拍嗝持续5-10分钟,若未出嗝可变换体位为坐位或俯卧位继续拍打。拍嗝后保持竖抱姿势10分钟再放平。

4、更换奶粉

疑似乳糖不耐受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牛奶蛋白过敏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更换奶粉应循序渐进,按1/4、1/2、3/4比例过渡3-5天。观察大便性状及吐奶频率是否改善,必要时检测过敏原。

5、就医检查

若吐奶伴随体重不增、喷射性呕吐、血便、哭闹拒食等症状,需排除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等器质性疾病。通过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等检查确诊,严重胃食管反流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等药物。

日常需记录吐奶频率、量与性状,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母乳妈妈应减少摄入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若吐奶物带血丝或呈黄绿色,或婴儿出现脱水征象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应立即就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相关推荐

怎样让白带恢复正常
白带异常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保持会阴清洁、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恢复正常。白带异常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激素紊乱、免疫力下降及不良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绿豆汤糖尿病可以吃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饮用绿豆汤,但需控制糖分摄入量。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等作用,但制作时应避免添加过多糖分。
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是否以后也不会烧了
宝宝得过疱疹性咽峡炎后仍可能再次发热。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痊愈后虽对该病毒株有一定免疫力,但可能因其他病毒株或病原体感染再次出现发热症状。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
8岁孩子喝奶粉有营养吗
8岁孩子喝奶粉有营养,奶粉中含有优质蛋白、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
高血压压差大怎样治疗
高血压压差大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改善血管弹性、治疗原发疾病、必要时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高血压压差大可能与动脉硬化、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