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红色的原因有哪些
大便红色可能由饮食因素、药物影响或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引起,常见原因有食用红色食物、服用铁剂药物、痔疮出血、肠息肉或结直肠癌等。
1、饮食因素
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番茄酱等红色食物可能导致大便呈现红色。这类食物中的天然色素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会随粪便排出。停止食用后1-2天内颜色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
2、药物影响
服用补铁药物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或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时,药物残渣可能使粪便变红或发黑。通常停药后症状消失,若持续存在需排查其他原因。
3、痔疮出血
内痔或混合痔破裂时,鲜红色血液会附着在粪便表面,可能伴有肛门疼痛、瘙痒。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
4、肠息肉
结肠息肉表面血管破裂会导致间断性便血,血液多与粪便混合。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息肉可在肠镜下切除,较大息肉需行肠段切除术。
5、结直肠癌
肿瘤侵蚀肠道血管会引起暗红色血便,常伴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消瘦。确诊需进行肠镜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发现红色时应先回忆近期饮食和用药史,若排除这些因素或伴有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隐血试验、肠镜等检查。日常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痔疮和肠道疾病。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做肠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