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尖锐湿疣是什么
宫颈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部位疣状赘生物,属于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表现为宫颈黏膜出现菜花状或乳头状突起,可能伴有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宫颈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其中高危型HPV16和HPV18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基底细胞,潜伏期通常为3周至8个月。早期疣体多为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大后呈现典型菜花样外观,表面湿润易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合并阴道炎或宫颈炎,导致白带异常或性交后出血。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孕妇、艾滋病患者等病情进展更快,疣体体积更大且易复发。
诊断需结合醋酸白试验、HPV分型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排除癌变。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涂抹如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或电灼,顽固病例可考虑光动力疗法或手术切除。治疗后需定期随访HPV病毒载量及宫颈细胞学检查,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使用避孕套及避免高危性行为。
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疣体导致扩散,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皮损完全消退。日常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以增强免疫力,如鸡蛋、瘦肉及西蓝花等新鲜蔬菜。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出现疣体复发、异常出血或分泌物恶臭等情况时需及时复诊,妊娠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