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中耳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喷剂、鼓膜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过敏性中耳炎通常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引发,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1、避免过敏原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治疗的基础。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定。日常需保持室内清洁,使用防螨寝具,减少接触宠物。若为季节性过敏,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2、鼻腔冲洗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咽鼓管阻塞。可使用专用洗鼻器或鼻腔喷雾,每日1-2次。该方法安全无副作用,尤其适合儿童及孕妇,但需注意冲洗力度避免呛咳。
3、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可缓解过敏反应。这类药物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黏膜水肿和耳部不适。使用前需排除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禁忌证,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4、糖皮质激素鼻喷剂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局部抗炎消肿,改善咽鼓管功能。需连续使用1-2周见效,长期使用可能引鼻出血,使用后需漱口。儿童需选择低剂量剂型,家长应监督用药。
5、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顽固性中耳积液,可在耳鼻喉科行鼓膜穿刺术。该操作可引流积液恢复听力,必要时留置通气管。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定期复查至通气管脱落。少数可能出现鼓膜穿孔或感染。
过敏性中耳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期可热敷耳周缓解疼痛,擤鼻涕时勿过度用力。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耳痛流脓,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合并鼻窦炎或哮喘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