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积食怎样消得快又安全
婴幼儿积食可通过腹部按摩、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益生菌、适度运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积食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调、消化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腹部按摩
以掌心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幼儿脐周3-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按摩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在刚进食后操作。若婴幼儿出现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该方法适用于因喂养过量或食物黏稠导致的轻度积食。
2、调整饮食结构
暂停添加新辅食,将奶液调稀或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者可给予米油、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淀粉、高蛋白饮食。每次喂养量减少,间隔时间延长至3-4小时。此方式对因食物性状不当引起的积食效果显著。
3、补充益生菌
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伴随腹泻、大便酸臭的积食情况,但需注意益生菌与抗生素需间隔2小时服用,对牛奶蛋白过敏者应选择不含乳制剂的剂型。
4、适度运动
清醒状态下让婴幼儿俯卧抬头或辅助做蹬腿动作,每天活动10-15分钟。运动能增强腹肌张力促进排便,适合活动量不足导致的功能性积食。注意避免刚进食后立即运动,早产儿或合并发热时应暂停。
5、遵医嘱用药
顽固性积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化积口服液、健胃消食片或乳果糖口服溶液。其中乳果糖适用于大便干结者,化积口服液对食积发热更有效。禁用成人泻药或自行催吐,用药3天无改善需及时复诊排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喂养应保持规律作息,奶具定期消毒,辅食添加遵循由稀到稠原则。观察婴幼儿精神状态、排便情况及腹部胀满程度,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或腹部膨隆硬如木板,须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影响乳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