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发红应该怎么处理
烫伤发红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药物涂抹、保护创面、观察变化等方式处理。烫伤发红通常由高温接触、皮肤屏障受损、局部炎症反应、继发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10-20摄氏度。冷水冲洗能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缓解疼痛和红肿。冲洗时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应先冷水冲洗后再小心移除衣物,不可强行撕扯粘连部位。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创面,清除表面污染物。消毒时不可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避免加重组织损伤。小面积浅表烫伤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若出现水疱应保持完整,不可自行刺破。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创面。
3、药物涂抹
浅二度以内烫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创面修复,或使用湿润烧伤膏缓解疼痛。烫伤膏应薄层均匀涂抹,每日换药1-2次。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瘙痒症状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4、保护创面
烫伤部位应避免摩擦和压迫,穿着宽松衣物。面部烫伤需防止日光直射,外出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创面干燥结痂后不可强行剥除痂皮,可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保持湿润。深度烫伤需使用生物敷料或硅凝胶敷料促进愈合,定期门诊换药评估恢复情况。
5、观察变化
密切观察烫伤部位的颜色、温度、渗液情况,若红肿加重、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提示可能继发感染。儿童烫伤后出现精神萎靡、创面苍白等表现需警惕休克。特殊部位如面部、会阴部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愈合能力差者需加强随访。
烫伤恢复期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促进创面修复。避免食用海鲜、辛辣等可能加重炎症的食物。日常注意远离热源,烹饪时使用防烫手套,家中热水器温度建议设置在50摄氏度以下。严重烫伤愈合后可能需要进行压力治疗和功能锻炼,预防瘢痕增生和关节挛缩。若烫伤后出现持续疼痛、色素沉着或功能障碍,建议至烧伤专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