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发抖是怎么回事
小孩发烧发抖可能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高热惊厥、低钙血症、癫痫等原因引起的。发烧发抖通常表现为寒战、肢体不自主抖动、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并就医。
1、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在体温快速上升期可能出现寒战反应。此时家长需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包裹过厚衣物。
2、感染性疾病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发热伴寒战,常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患儿可能出现咳嗽、尿频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
3、高热惊厥
体温超过38.5℃时可能诱发全身肌肉阵挛性抽搐,多持续1-3分钟。家长应让患儿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间,并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
4、低钙血症
血钙水平降低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建议检查血钙指标,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日常可增加乳制品摄入。
5、癫痫
部分性癫痫发作可能表现为局部肢体抖动,需通过脑电图鉴别。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丙戊酸钠糖浆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居住环境温度适宜,发热期间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食物。体温超过38.5℃时需及时使用退热药,若持续发抖超过10分钟或伴随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需按时接种疫苗,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反复发热应及时完善血常规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