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功能评估等方式确诊。主要检查方法有直腿抬高试验、磁共振成像、肌电图检查、CT扫描、X线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直腿抬高试验判断神经根受压情况,患者仰卧位时被动抬高患肢,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表现。可能伴随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观察到神经根受压状态。检查无辐射,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可能出现幽闭恐惧症等不适反应。
3、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能鉴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病变与其他神经疾病。检查时需将电极针插入肌肉,可能产生短暂刺痛感。
4、CT扫描
CT能显示椎间盘钙化、骨赘形成等骨性结构改变,对判断椎管狭窄程度有优势。检查存在辐射暴露,孕妇应避免,可能需要注射造影剂增强显影。
5、X线检查
X线平片可观察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等间接征象,无法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通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需配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表现,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