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吸收如何治疗
牙槽骨吸收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骨增量手术、正畸治疗、种植修复等方式干预。牙槽骨吸收通常由牙周炎、创伤性咬合、骨质疏松、全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牙周基础治疗
通过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牙石,控制炎症进展。配合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减少咬合创伤。需每3-6个月复查维护,重度患者可能需牙周翻瓣术。
2、药物治疗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缓释控制厌氧菌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急性炎症疼痛。骨质疏松患者可补充阿仑膦酸钠片,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禁用非甾体抗炎药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
3、骨增量手术
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植入Bio-Oss骨粉,覆盖可吸收胶原膜。上颌窦底提升术适用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需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愈合。吸烟者术前需戒烟1个月。
4、正畸治疗
通过轻力矫治调整咬合关系,改善异常受力导致的局部骨吸收。隐形矫治器减少对牙周刺激,治疗周期12-24个月。需配合牙周维护避免矫治期间感染加重。
5、种植修复
骨结合种植体需剩余骨高度超过6毫米,骨宽度超过5毫米。即刻种植需严格筛选适应症,骨量不足者需先行Onlay植骨。修复后需每年拍摄曲面断层片监测骨结合状态。
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牙缝清洁选择冲牙器或牙线。戒烟限酒,增加奶制品和深绿色蔬菜摄入补充钙质。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每日补充800单位维生素D3。每半年进行专业牙周检查,早期发现活动性吸收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