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龋齿是怎么形成的
儿童的龋齿通常由牙菌斑侵蚀、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足、牙齿发育缺陷及遗传因素共同导致,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斑、敏感或疼痛。可通过加强口腔卫生、调整饮食、定期涂氟、窝沟封闭及充填治疗等方式干预。
1、牙菌斑侵蚀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其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长期腐蚀牙釉质形成龋洞。家长需帮助儿童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并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2、高糖饮食
频繁摄入糖果、碳酸饮料等高糖食物会持续为细菌提供产酸原料。建议控制儿童每日糖分摄入量,避免睡前进食甜食,可选择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酸性环境。
3、口腔清洁不足
儿童刷牙时间不足或方法错误会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家长应监督儿童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必要时可使用菌斑显示剂辅助检查清洁效果。
4、牙齿发育缺陷
乳牙釉质较薄且矿化程度低,更易受侵蚀。对于发育不良的牙齿,可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涂氟,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或采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磨牙龋坏。
5、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因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或唾液分泌异常,龋齿概率显著增高。此类情况需更频繁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坏时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等生物相容性材料进行微创充填。
预防儿童龋齿需建立系统性口腔护理习惯,包括每日早晚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餐后漱口、限制零食频率,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对于已形成的浅龋,可选用氟化氨银溶液进行再矿化治疗;深龋则需清除腐质后使用复合树脂或预成冠修复。若出现自发痛或牙龈肿胀,提示可能继发牙髓炎,应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