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并配合长期综合管理。主要措施包括规范用药、定期监测、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和预防传播。
1、规范用药
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立即开始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常用方案包含拉米夫定片、多替拉韦钠片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片的组合。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至检测不到的水平,需严格按时服药以避免耐药性。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副作用,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2、定期监测
每3-6个月需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评估免疫系统状态和治疗效果。同时需筛查结核病、肝炎等机会性感染,定期进行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降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3、心理干预
感染初期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得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病耻感,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家属应避免歧视态度,共同参与心理调适。
4、营养支持
每日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配合复合维生素B片补充营养。避免生食防止感染,限制高糖高脂饮食以预防代谢异常。体重下降明显时可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进行营养强化。
5、预防传播
性接触需持续使用避孕套,血液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感染者配偶应每3个月进行HIV检测,怀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不会造成传播,无须过度隔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建立规律作息,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可适量食用香菇、枸杞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食材。严格戒烟限酒,保持口腔卫生,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接受疫苗接种,包括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旅行前咨询医生准备应急药物。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感染者可实现与常人无异的寿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