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需要做什么检查
低血压患者通常需要做血常规、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内分泌功能检查等项目。低血压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心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可能提示贫血相关低血压。心电图能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如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动态血压监测通过24小时连续记录血压变化,帮助识别体位性低血压或餐后低血压等特殊类型。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查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等检测,甲减或肾上腺功能不全常伴随持续性低血压。
低血压患者日常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1-2分钟再站立;适当增加水和盐分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但心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穿着弹力袜有助于改善下肢静脉回流;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血管调节功能;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高温环境,出现头晕目眩时应立即蹲下或平卧。若检查发现明确病因,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原发病,不可自行服用升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