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毛囊炎怎么办
脸部毛囊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激光治疗、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脸部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油脂分泌过多、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刮剃不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及温和洁面产品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可选择含硫磺或水杨酸的洁面产品,有助于减少油脂堆积。清洁后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摩擦。注意毛巾需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外用抗菌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直接涂抹于红肿丘疹处。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联用酮康唑乳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涂后轻柔按摩至吸收。若出现皮肤灼热感或脱屑应及时停用。
3、口服抗生素
多发或顽固性毛囊炎需口服多西环素片、米诺环素胶囊等药物。用药期间避免日晒,禁止与牛奶同服。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光敏反应,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药物。
4、激光治疗
反复发作的慢性毛囊炎可考虑红蓝光照射治疗,蓝光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可减轻炎症。需在专业机构进行6-8次疗程,治疗期间严格防晒。禁忌症包括光敏性疾病及近期使用维A酸类药物者。
5、切开引流
已形成明显脓肿时需由医生行无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用碘伏消毒换药,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切忌自行挤压脓肿,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遗留瘢痕。
日常应选择无油配方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厚重粉底堵塞毛孔。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A。男性剃须时需顺着毛发生长方向,使用清洁锋利的剃刀。女性脱毛后需立即冷敷镇静皮肤。若皮疹持续2周未愈或伴随发热,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