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巨结肠怎么治疗

1655次浏览

新生儿巨结肠可通过保守治疗、灌肠疗法、药物治疗、肠造瘘术、根治性手术等方式治疗。新生儿巨结肠通常由遗传因素、肠神经元发育异常、肠管缺血、感染、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短段型或超短段型巨结肠患儿。通过肛门扩张器每日扩张肛门括约肌,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家长需记录患儿排便频率与腹胀程度,若保守治疗1-2周无效需及时调整方案。保守治疗期间应使用母乳喂养,避免配方奶加重腹胀。

2、灌肠疗法

采用生理盐水或开塞露进行结肠灌洗,每日1-2次帮助排出淤积粪便。灌肠时使用细软导管避免损伤肠黏膜,灌入液体温度需保持在37℃左右。该方法可暂时缓解肠梗阻症状,但无法根治病因,适用于术前肠道准备或暂时无法手术的患儿。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排便,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对于合并小肠结肠炎者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抗感染。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肠造瘘术

对于长段型巨结肠或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的患儿,需先行结肠造瘘术缓解症状。手术将病变近端正常肠管提出腹壁造口,使粪便直接排出。待患儿体重超过5公斤且炎症控制后,再行二期根治手术。术后需每日消毒造瘘口并观察肠管血运情况。

5、根治性手术

经肛门Soave术或腹腔镜辅助Swenson术是主流术式,彻底切除病变肠段并将正常肠管与肛门吻合。手术适宜年龄为3-6个月,术前需通过灌肠和抗生素准备肠道。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漏、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需定期随访评估排便功能。

家长应每日记录患儿排便次数与性状,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肠梗阻表现。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康复期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定期复查肛门直肠测压评估功能恢复情况。若发现排便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异常需立即返院检查。

相关推荐

一型心梗和二型心梗区别
一型心梗和二型心梗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临床处理方式。一型心梗通常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引起,二型心梗则由心肌供氧与耗氧失衡引发,无冠状动脉阻塞。
鸡腿菇怎么做好吃又有营养
鸡腿菇可通过清炒、炖汤、凉拌、烤制和蒸制等方式烹饪,既能保留营养又提升口感。鸡腿菇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适合搭配肉类、蔬菜共同烹调。
山楂片怎么做好吃
山楂片可通过糖渍、烘干、蜜饯、果酱、炖煮等方式制作成美味食品,既能保留营养又提升口感。
丙肝基本不通过性传播吗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概率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脑血管畸形怎么引起的
脑血管畸形可能由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血管损伤、炎症刺激、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引起。脑血管畸形通常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