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颈椎眩晕症
颈椎眩晕症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颈椎眩晕症可能与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刺激、颈椎退行性变、颈部肌肉劳损、颈椎不稳等因素有关。
1、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可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压迫,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5-20分钟。红外线照射可放松颈部肌肉,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手法复位需由康复医师操作,纠正小关节错位。颈托固定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每日佩戴不超过4小时。
2、药物治疗
甲钴胺片可营养受损神经,改善眩晕症状。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能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脑部供血。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颈部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根水肿。倍他司汀片调节内耳微循环,缓解前庭功能障碍。阿普唑仑片短期用于焦虑诱发的眩晕发作,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3、中医调理
针灸取风池、百会、颈夹脊等穴位,隔日治疗1次。推拿采用滚法、揉法松解颈部筋结,每周2-3次。中药熏蒸用羌活、桂枝等药材,每日20分钟。拔罐选择大椎、肩井等穴位,留罐5-10分钟。耳穴压豆取交感、颈椎等反射区,每周更换2次。
4、生活方式调整
使用记忆棉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高度以8-12厘米为宜。避免长时间低头,每40分钟活动颈部。游泳锻炼尤推荐蛙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颈部米字操每日练习3组,动作缓慢到位。控制手机使用时间,保持视线与屏幕平行。
5、手术治疗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适用于严重椎间盘突出患者。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解决椎管狭窄导致的眩晕。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留颈椎活动度,适合年轻患者。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适应证需经MRI等检查严格评估。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电脑屏幕中心与眼睛平齐,座椅靠背支撑腰部。睡眠时避免过高或过低枕头,侧卧时枕头高度与肩宽相当。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围巾选择透气保暖材质。定期进行颈椎保健操锻炼,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如出现手麻、行走不稳等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