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病原体感染、调节气压平衡、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等方式实现。
1、保持鼻腔通畅
鼻腔堵塞是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常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减少接触过敏原等措施维持鼻腔通畅。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2、避免病原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易引发中耳炎,需注意手部卫生、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儿童群体应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降低细菌或病毒感染概率。
3、调节气压平衡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婴幼儿哺乳时应保持头高位,避免平躺喂奶导致乳汁逆流至中耳。
4、增强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功能。反复发作患者可咨询医生使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5、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急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需尽早干预。腺样体肥大患儿若出现睡眠打鼾、听力下降等症状,可能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成人慢性鼻窦炎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烟草烟雾会刺激咽鼓管黏膜;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出现耳闷胀感或听力减退时避免自行掏耳,及时就医检查鼓室压力及听力情况。儿童群体需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家长应注意观察其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等隐匿性听力损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