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有没有胃炎
判断是否存在胃炎需结合症状观察、医学检查综合评估,常见方法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液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胃黏膜活检等。
1、症状观察
胃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反酸、嗳气或餐后不适,急性胃炎可能突发呕血、黑便。症状持续1-2周未缓解需就医。
2、胃镜检查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点,区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类型。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过程中可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3、幽门螺杆菌检测
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判断是否感染该菌。阳性结果需配合抗生素治疗,该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密切相关。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迹象,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能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部分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
5、胃黏膜活检
胃镜下取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炎症程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病变,对早期胃癌筛查有重要意义。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
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可适量食用山药、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实行分餐制。若出现持续消瘦、吞咽困难或呕血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诊消化内科。胃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3年进行一次,有胃癌家族史者需缩短筛查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