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一定要做手术吗
胃穿孔不一定需要做手术,具体需根据穿孔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多数小穿孔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但大穿孔或合并腹膜炎时通常需紧急手术干预。
胃穿孔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腹腔感染迹象时,可尝试非手术治疗。患者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消化液分泌,静脉输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抑制胃酸,配合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48小时内腹痛减轻、体温正常,可逐步恢复流质饮食。此类情况多见于溃疡病早期穿孔,患者年龄较轻且基础健康状况良好。
当穿孔直径超过10毫米或出现板状腹、高热等腹膜炎体征时,必须立即手术。常见术式包括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前者适用于单纯性穿孔,后者多用于合并大出血或癌变的情况。延迟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尤其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者更需积极干预。影像学检查显示膈下游离气体量多、腹腔积液严重者也属手术指征。
胃穿孔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康复期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并规范使用抑酸药物4-8周。术后患者应定期胃镜复查,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及时根治,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突发剧烈腹痛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