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鼻炎患者做什么检查
结构性鼻炎患者通常需要做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鼻阻力检查、鼻声反射检查和过敏原检测等检查。
1、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是结构性鼻炎的重要检查手段,通过内镜可以直观观察鼻腔内部结构,检查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病变。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细长的内镜从鼻孔进入,观察鼻腔各部位的形态和黏膜状况。这种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鼻腔内的细微结构变化,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
2、鼻窦CT检查
鼻窦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腔和鼻窦的解剖结构,对诊断结构性鼻炎有重要价值。CT扫描能够显示鼻中隔偏曲的程度、鼻甲肥大的范围、鼻窦炎性改变等情况。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还可以从多角度观察鼻腔结构异常,为手术治疗提供精确的解剖学依据。这种检查无创伤,辐射量小,是评估鼻腔结构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3、鼻阻力检查
鼻阻力检查可以客观评估鼻腔通气功能,帮助判断结构性鼻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检查时患者需要通过专门的鼻测压设备呼吸,仪器会记录鼻腔气流阻力的变化。通过比较两侧鼻腔的阻力差异,可以量化评估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对通气功能的影响。这种检查对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4、鼻声反射检查
鼻声反射检查是一种无创的鼻腔功能检查方法,通过声波反射原理测量鼻腔的横截面积和容积。检查时将一个发声探头置于鼻孔处,声波在鼻腔内反射后被接收器记录,通过计算机分析可以得出鼻腔各部位的截面积曲线。这种方法可以客观评估鼻腔狭窄部位和程度,特别适合评估鼻中隔偏曲和鼻甲肥大的功能性影响。
5、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鉴别结构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因为两者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对尘螨、花粉、霉菌等常见过敏原敏感。虽然结构性鼻炎主要与解剖异常有关,但合并过敏因素时会加重症状,因此过敏原检测对全面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结构性鼻炎患者在完成相关检查后,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腔黏膜损伤。适当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减轻症状,但要注意使用生理盐水而非普通自来水。冬季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鼻腔。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健康。若出现持续鼻塞、头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