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
女性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尿道狭窄、膀胱颈梗阻、盆腔器官脱垂、尿道结石、尿道肿瘤等。下尿路梗阻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尿潴留或肾功能损害。
1、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多由反复尿道感染、医源性损伤或外伤导致尿道黏膜纤维化。患者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分叉,严重者出现尿滴沥。可通过尿道造影确诊,轻度狭窄可采用尿道扩张术治疗,重度需行尿道成形术。日常应避免憋尿,保持会阴清洁。
2、膀胱颈梗阻
膀胱颈梗阻常见于膀胱颈纤维化或平滑肌增生,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典型症状为排尿起始延迟、尿流中断,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轻中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α受体阻滞剂,严重者需行膀胱颈切开术。
3、盆腔器官脱垂
子宫脱垂或膀胱膨出可能压迫尿道引发梗阻,多见于多产、绝经后女性。伴随症状包括阴道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和子宫托为保守治疗方式,重度脱垂需行盆底重建手术。日常应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劳动。
4、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多由肾结石下移嵌顿所致,突发排尿疼痛和血尿是典型表现。B超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采用尿道镜取石术。结石成分分析后需针对性调整饮食,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菠菜摄入。
5、尿道肿瘤
尿道癌或邻近器官肿瘤浸润可机械性阻塞尿道,常见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早期可行经尿道肿瘤切除术,晚期需联合放化疗。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尿脱落细胞学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女性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导尿处理,长期梗阻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