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怎么治疗好
筋膜炎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体外冲击波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筋膜炎通常由慢性劳损、外伤、感染、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
1、热敷理疗
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每日治疗15-20分钟,连续进行5-7天可见效。注意避免高温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适用于伴随肌肉痉挛者。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泼尼松龙片,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局部封闭注射
对于顽固性疼痛点,可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注射后需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该方法不宜反复使用,每年不超过3-4次,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4、体外冲击波治疗
通过高能声波促进组织修复,特别适用于足底筋膜炎等深部病灶。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疗程。治疗时可能有短暂疼痛感,术后可能出现局部淤青,通常2-3天自行消退。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疗法。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的慢性筋膜炎可考虑筋膜切开松解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关节镜下微创手术适用于肩背部筋膜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2-4周,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筋膜炎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2小时活动身体。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垫支撑足弓,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饮食中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