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体伤害最小的紧急避孕药有哪些
对身体伤害较小的紧急避孕药主要有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醋酸乌利司他片等。紧急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卵着床等方式达到避孕效果,但需注意这类药物均存在一定副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左炔诺孕酮片
左炔诺孕酮片属于单孕激素制剂,常见商品名包括毓婷、丹媚等。该药物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发挥作用,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轻微反应,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对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
二、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片为抗孕激素药物,需在120小时内服用。其通过阻断孕酮受体干扰受精卵着床,避孕成功率较高。部分使用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不建议作为常规避孕方式重复使用。患有肾上腺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禁用。
三、醋酸乌利司他片
醋酸乌利司他片是新型选择性孕酮受体调节剂,避孕时间窗可延长至5天。该药物对子宫内膜影响较小,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引起月经周期改变,不建议哺乳期妇女使用。
四、双炔失碳酯片
双炔失碳酯片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发挥作用,需在性行为后72小时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突破性出血、头痛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服药后3小时内发生呕吐需补服。
五、雌孕激素复合制剂
由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组成的复合制剂,通过大剂量激素干扰妊娠。可能引发较重恶心呕吐反应,现已较少使用。患有血栓性疾病、严重偏头痛者绝对禁用。
紧急避孕药均可能引起月经紊乱,1年内使用不宜超过3次。服药后若出现严重腹痛或阴道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建议日常采用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方式,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应尽早服用紧急避孕药以提高有效性。用药后需观察下次月经来潮情况,如延迟超过1周需进行妊娠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