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乳腺癌放疗可能引起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心肺功能影响、消化系统不适及远期并发症。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风险与收益。
乳腺癌放疗的常见影响包括急性皮肤反应如红斑、干燥或脱屑,通常出现在治疗区域,多数在疗程结束后逐渐恢复。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可能增加感染或出血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放射性肺炎或心包炎,与照射范围相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食欲下降多见于胸壁照射后,通常可通过饮食调整缓解。远期影响包括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肋骨骨折或继发恶性肿瘤,需长期随访观察。
特殊情况下,既往接受过胸部放疗或合并结缔组织病的患者,放射性损伤风险可能增加。心脏左侧照射可能对冠状动脉产生累积剂量效应,需严格控制心脏受量。合并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可能加重放疗反应。部分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对辐射敏感性较高,需个体化调整放疗方案。儿童或青少年乳腺癌患者需谨慎评估放疗对发育中组织的潜在影响。
乳腺癌放疗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治疗区域皮肤避免暴晒,可遵医嘱使用无酒精保湿剂。保持均衡饮食并补充优质蛋白,有助于减轻骨髓抑制。每日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但避免剧烈运动。治疗后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及心脏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心理疏导可帮助缓解治疗焦虑,必要时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