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出血要看什么科
肛门出血需要看肛肠外科或消化内科。肛门出血可能与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直肠炎症、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关。
1、肛肠外科
肛肠外科主要处理肛门及直肠末端疾病。痔疮是肛门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表现为排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常伴随肛门肿物脱出。肛裂则因粪便干硬撕裂肛管皮肤导致,出血量少但疼痛剧烈。直肠息肉多为无痛性出血,需肠镜确诊。肛肠外科医生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或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
2、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负责排查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引起黏液血便,伴有腹痛腹泻。结肠憩室出血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突发无痛性大量出血。消化道肿瘤如结肠癌的出血多为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消化内科医生会安排粪便潜血试验、胃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因。
3、急诊科
当肛门出血量较大且伴随头晕、心悸等休克症状时需立即就诊急诊科。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经直肠排出,此类患者常有肝病史。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可引起血性腹泻,多见于房颤患者。急诊科会优先稳定生命体征,通过输血、止血等抢救措施控制出血,再转入专科治疗。
4、普外科
疑似肠套叠、肠扭转等急腹症引发的血便需看普外科。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果酱样大便伴阵发性哭闹。肠系膜血管栓塞会导致剧烈腹痛后排出暗红色血便。这些疾病常需紧急手术干预,普外科医生会根据腹部CT等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方案。
5、血液科
全身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也可能表现为肛门出血,这类患者通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血液科医生会进行凝血功能检测、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后给予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等针对性治疗。
出现肛门出血应注意记录出血颜色、量和频率,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可暂时使用温水坐浴缓解症状,但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老年患者尤其要警惕恶性肿瘤可能。就医时建议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女性患者需排除经血污染。医生会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肠镜等必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