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易与急性肠炎相混淆
易与急性肠炎相混淆的疾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缺血性肠病等。这些疾病在症状上与急性肠炎有相似之处,但病因和治疗方式存在差异。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与急性肠炎的水样便不同。可通过粪便培养确诊,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并配合补液。
2、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属于慢性炎症性肠病,发作期症状类似急性肠炎,但伴随长期低热、体重下降。肠镜检查可见节段性溃疡,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以反复黏液脓血便为特征,病变局限于结肠黏膜。与急性肠炎的鉴别需依赖结肠镜和病理检查,治疗常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但无器质性病变。症状与饮食、精神因素相关,可通过罗马IV标准诊断,治疗以调节肠道功能为主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5、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突发腹痛后出现血便,常伴心血管基础疾病。CT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需紧急处理原发病,严重者需行肠切除手术。
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建议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用药。饮食选择低脂少渣食物如米汤、面条,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粪便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注意腹部保暖,腹泻期间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