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中医治疗方法
鼻窦炎中医治疗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推拿按摩、熏蒸疗法等方式。鼻窦炎多因外感风寒、肺脾气虚、肝胆湿热等因素引起,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改善鼻窦通气功能。
1、中药内服
根据证型选用苍耳子散、辛夷清肺饮等方剂,风寒型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肺热型常用银翘散合桑菊饮。中成药如鼻渊舒口服液、千柏鼻炎片等具有宣肺通窍功效,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舌脉辨证使用。
2、针灸疗法
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行针刺或艾灸,配合电针刺激可增强疗效。急性期每日治疗,慢性期隔日施治,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鼻腔循环。孕妇及出血体质者慎用。
3、穴位贴敷
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敷于大椎、肺俞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贴敷4-6小时后去除,皮肤过敏者禁用。此法尤适用于儿童鼻窦炎辅助治疗。
4、推拿按摩
点按鼻通、太阳等穴位配合开天门手法,每日早晚各操作5分钟。通过机械刺激促进鼻窦分泌物排出,缓解鼻塞头痛症状。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发作期不宜采用。
5、熏蒸疗法
用苍耳子、辛夷等草药煎煮蒸汽熏鼻,每日1-2次。药汽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能稀释分泌物并抑菌消炎。操作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
中医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量食用白萝卜、莲藕等清热食材,配合鼻腔冲洗保持清洁。慢性患者可长期坚持穴位按摩,急性发作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出现脓血性分泌物或持续发热应立即停用中医治疗并转西医处理。平时注意保暖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