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并发症
艾滋病并发症主要包括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异常等。这些并发症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密切相关,需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和定期监测进行预防。
1、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患者因CD4+T淋巴细胞减少,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感染。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和呼吸困难,需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治疗。结核病可能引起咳嗽、咯血,常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进行抗结核治疗。隐球菌脑膜炎会出现头痛、呕吐,需用两性霉素B注射液联合氟胞嘧啶片控制感染。
2、恶性肿瘤
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以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紫红色斑块或结节,可累及内脏,需采用脂质体阿霉素注射液化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发热,常用环磷酰胺片联合长春新碱注射液治疗。这些肿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或EB病毒感染相关。
3、神经系统病变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运动迟缓,需使用齐多夫定片延缓进展。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四肢麻木刺痛,可用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症状。HIV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或抗病毒药物神经毒性均可导致病变。
4、心血管疾病
艾滋病患者冠心病和心肌病风险增加,可能与慢性炎症状态相关。冠心病表现为胸痛、心悸,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心肌病会导致呼吸困难、水肿,常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改善心功能。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5、代谢异常
脂肪代谢障碍和骨质疏松是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常见副作用。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面部脂肪萎缩或腹部脂肪堆积,可换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片减轻影响。骨质疏松会增加骨折风险,建议补充碳酸钙D3片并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定期检测骨密度和血脂水平很重要。
艾滋病患者需坚持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保持CD4+T淋巴细胞计数监测,每3-6个月进行机会性感染筛查。日常注意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生冷食物。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吸烟饮酒,减少继发感染风险。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