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急性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及周围骨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外伤、血源性感染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导致。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高热寒战、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脓液穿透皮肤形成窦道。
1、病因机制
急性骨髓炎多由血源性感染引起,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常见于儿童长骨干骺端。开放性骨折、手术污染或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也可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数,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2、典型症状
起病急骤,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寒战,患肢剧烈疼痛且夜间加重,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婴幼儿可能出现烦躁拒食,成人可伴全身中毒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骨髓炎或病理性骨折。
3、诊断方法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血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X线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2周后出现骨质破坏。核磁共振能早期发现骨髓水肿,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敏感度高。穿刺脓液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4、药物治疗
需静脉使用足疗程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广谱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疼痛剧烈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高热者配合对乙酰氨基酚片。严重者需联用注射用万古霉素等强效抗生素。
5、手术治疗
形成脓肿者需行钻孔引流术或开窗减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慢性期可能需行病灶清除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术后需持续冲洗引流,必要时进行植骨修复骨缺损。所有患者均应严格卧床制动。
急性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及新鲜蔬菜水果,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避免肌肉萎缩。注意伤口护理,定期复查血象和影像学,监测有无复发迹象。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须立即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