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择中药或西药需根据病情阶段和个体差异决定,急性发作期优先使用西药控制炎症,缓解期可配合中药调理。两种治疗方式在作用机制、起效速度和副作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西药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为主,能快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并延缓关节破坏。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调节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但可能引起胃肠刺激或肝功能异常。中药治疗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等中成药,或根据证型使用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通过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改善体质,但需长期服用才能显现效果,部分药材可能影响肾功能。
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如雷公藤制剂与免疫抑制剂同用可能加重骨髓抑制。西药在影像学进展控制方面优势明显,而中药对晨僵、乏力等全身症状调节更具特色。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病者更适合温和的中药疗法,年轻活动期患者则需西药强化治疗。
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均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冷水刺激,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橄榄油等抗炎食物摄入,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治疗方案调整须由风湿免疫科医生评估,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或听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