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是吐怎么回事
小孩老是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干预。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若进食过快、过饱或进食后立即平躺,易引发吐奶。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选择防胀气奶瓶。母乳喂养时注意含接姿势,避免吸入过多空气。6月龄以上幼儿应避免喂食坚果、果冻等易呛咳食物。
2、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受凉或饮食不洁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呕吐伴腹胀、肠鸣音亢进。可用温热毛巾顺时针按摩腹部,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推荐米汤、软面条等易消化饮食。若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需就医排除电解质紊乱。
3、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会出现喷射状呕吐伴水样便,严重时导致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静脉补液。家长需注意餐具消毒,呕吐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患病期间暂停乳制品摄入。
4、肠套叠
婴幼儿肠道发育异常可能引发肠管套叠,特征为阵发性哭闹、呕吐物含胆汁样液体。发病初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晚期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时,应立即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
5、脑膜炎
颅内感染引起的呕吐多为喷射状,伴随高热、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治疗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时需降颅压处理。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原体感染,接触患者后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日常需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诱因,呕吐后保持侧卧位防误吸。6小时内暂禁食但需少量多次喂水,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注意手卫生及食物新鲜度,避免强迫进食。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持续呕吐伴精神萎靡、尿量减少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