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会引发什么并发症
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白内障、后巩膜葡萄肿等并发症。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眼球结构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多种眼部疾病。
1、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变长,视网膜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通常表现为眼前闪光、飞蚊症增多、视野缺损等症状。视网膜脱离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
2、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眼轴延长,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变薄,可能出现黄斑出血、黄斑裂孔、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患者会出现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光治疗等。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用眼,控制近视进展,定期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3、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者发生青光眼的概率明显增高。眼轴延长导致视神经结构改变,对眼压的耐受性降低,即使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青光眼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后期会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治疗包括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严重者需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测量眼压和检查视神经。
4、白内障
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发生年龄通常较早。眼轴延长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晶状体蛋白变性,形成核性白内障或后囊下白内障。患者会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眩光等症状。治疗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主。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视网膜并发症风险增加,术前需详细评估眼底情况。
5、后巩膜葡萄肿
后巩膜葡萄肿是高度近视特征性改变。眼轴持续增长导致后极部巩膜向后膨出,形成局限性扩张。严重者可累及黄斑区,导致视力不可逆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重点在于控制近视进展,可考虑后巩膜加固术。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头部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项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蓝莓、胡萝卜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眼部外伤。如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