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后面长疙瘩是什么
宝宝耳朵后面长疙瘩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毛囊炎、痱子或蚊虫叮咬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观察疙瘩的大小、颜色、质地变化,若伴随红肿热痛或持续增大需及时就医。
1、淋巴结肿大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耳后淋巴结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轻微炎症反应性增生。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无痛性硬结,表面光滑可活动。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避免反复触摸刺激,感染控制后多可自行消退。
2、皮脂腺囊肿
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好发于耳后发际线处。触诊呈圆形包块,质地中等,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推动。避免挤压以防感染,若继发红肿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顽固性囊肿需手术切除。
3、毛囊炎
汗液刺激或抓挠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形成红色丘疹或脓疱。局部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家长需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抓破感染。
4、痱子
夏季高温闷热时汗液潴留所致,表现为密集针尖大小透明水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穿戴透气棉质衣物,空调房保持26℃左右。避免使用痱子粉以防吸入风险。
5、蚊虫叮咬
叮咬后局部组胺释放引发丘疹样风团,伴明显瘙痒。冷敷可缓解肿胀,必要时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户外活动建议使用物理防蚊措施如蚊帐。
日常需保持宝宝耳后皮肤清洁,洗澡后彻底擦干褶皱部位。选择无刺激的婴儿沐浴产品,避免佩戴硬质饰品摩擦皮肤。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减少辛辣饮食,辅食添加阶段注意排查食物过敏源。若疙瘩持续2周未消、破溃渗液或伴随发热嗜睡等症状,需儿科就诊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