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石性肠梗阻怎么办
肠石性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内镜取石、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治疗。肠石性肠梗阻通常由粪石嵌顿、异物堵塞、肠道蠕动功能异常、肠粘连、肠道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期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肠道内容物积聚。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呕吐症状,降低肠腔内压力。治疗期间需监测引流量及电解质水平,防止脱水或酸碱失衡。
2、液体复苏
因呕吐腹泻导致体液丢失时,需静脉补充晶体液纠正脱水。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需针对性补充,维持每小时尿量30毫升以上。液体复苏可改善循环灌注,预防肾功能损伤。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除肠道痉挛,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对于粪石堵塞可尝试口服石蜡油软化粪便,但禁用刺激性泻药。合并感染时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
4、内镜取石
结肠镜能直接取出远端结肠的粪石或异物,避免开腹手术。操作前需清洁灌肠,术中注气扩张肠腔便于抓取。该方法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5厘米、无明显肠缺血表现者。
5、手术解除梗阻
当出现肠绞窄、穿孔或内镜治疗失败时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肠切开取石术、肠段切除吻合术。术后需预防粘连性梗阻复发,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
肠石性肠梗阻缓解后应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半流质,避免食用坚果、柿子等易形成肠石的食物。日常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规律排便习惯,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既往有肠梗阻病史者需定期复查,出现腹痛腹胀及时就医。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肠动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