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证红斑狼疮肾炎
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需通过肾活检确诊并评估病理分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可能伴随关节痛、皮疹、光敏感等系统性症状。
1、免疫复合物沉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镜下血尿伴蛋白尿,肾活检可见狼疮性肾炎特征性改变。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严重者可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注射液。
2、补体系统激活
C3、C4补体成分消耗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速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颜面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显示补体水平降低。除基础免疫治疗外,可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减少蛋白尿,必要时输注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
3、肾小管间质病变
约30%患者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或间质纤维化,表现为多尿、夜尿增多及电解质紊乱。肾活检可见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管基底膜线性沉积。治疗需纠正酸中毒并加用羟氯喹片调节免疫,同时限制钾盐摄入预防高钾血症。
4、血栓形成倾向
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易出现肾静脉血栓,表现为突发腰痛伴血尿加重。需监测D-二聚体,确诊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稳定后改为华法林钠片长期维持,治疗期间定期检测INR值。
5、药物毒性损伤
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可能引发药物性肾损害,表现为血肌酐进行性升高。需调整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剂量,必要时改用他克莫司胶囊,同时配合百令胶囊保护肾功能。治疗期间应每3个月复查肾小球滤过率。
患者需严格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鱼肉等动物蛋白为主。避免阳光直射,规律监测血压及尿蛋白变化。妊娠可能加重病情,育龄期女性应做好避孕措施。所有治疗药物均需在风湿免疫科及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调整,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补体及抗dsDNA抗体水平,评估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