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预防夏季中暑

2454次浏览

预防夏季中暑可通过避免高温暴露、及时补水、合理饮食、调整活动强度、注意环境通风等方式实现。中暑通常由高温高湿环境、水分摄入不足、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

1、避免高温暴露

夏季尽量减少在10:00-16:00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选择阴凉处行走或使用遮阳伞、太阳镜等防护工具。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建议穿着浅色透气衣物,避免深色衣物吸热加重体温升高。

2、及时补水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高温作业者需每小时补充500毫升含电解质饮料。出汗量增加时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脱水程度,淡黄色为正常状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可能引发胃肠痉挛。可适量食用西瓜、黄瓜等高水分果蔬辅助补水。

3、合理饮食

夏季饮食宜清淡,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可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具有清热功效的饮品,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含糖饮品摄入。

4、调整活动强度

户外工作者应实行轮班制,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运动锻炼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采用间歇训练方式。若出现心跳加速、皮肤湿冷等表现应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处。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活动方案,心血管疾病患者尤需警惕热应激反应。

5、注意环境通风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使用空调时温度设定在26-28℃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密闭空间作业需配备排风设备,汽车内不可遗留儿童或宠物。老年人居住环境应保证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电扇促进空气循环时可配合湿毛巾降温。

夏季预防中暑需建立综合防护意识,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劳动者应加强防护。出现头痛恶心、皮肤灼热无汗等中暑症状时,需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及时就医。日常可储备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防暑药品,但须遵医嘱使用。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也有助于提升机体耐热能力。

相关推荐

大姨妈推迟七天能测出怀孕吗
大姨妈推迟七天一般能测出怀孕,但检测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月经推迟可能由怀孕、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建议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确认。
急性鼻炎应该怎么治疗
急性鼻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鼻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肝炎肝硬化的病理性的特征有哪些
肝炎肝硬化的病理性特征主要有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终末阶段,其病理变化涉及肝脏结构破坏与功能异常。
频繁遗精怎么回事
频繁遗精可能由性刺激过多、精神压力过大、前列腺炎、精囊炎、神经衰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1、性刺激过多长期接触色情内容或频繁性幻想会导致大脑性中枢持续兴奋,诱发反射性遗精。减少视觉...
皮肤过敏反复发作怎么办
当皮肤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特别的苦恼,在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现象的时候,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脱屑以及瘙痒的现象,不但对患者的容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还会导致患者的以及感染上其他的疾病,皮肤过敏经常就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状况,皮肤过敏反复发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