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畸形的危害
牙齿畸形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发音清晰度、面部美观,并增加龋齿和牙周病风险。牙齿畸形主要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乳牙早失、颌骨发育异常、牙列拥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面部不对称等症状。
1、咀嚼功能障碍
牙齿畸形可能导致咬合关系异常,影响食物研磨效率。长期咀嚼不充分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引发消化不良。严重的反颌或开合畸形可能直接限制咀嚼运动。对于存在明显咬合问题的患者,正畸治疗可帮助重建正常咬合功能,常用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陶瓷托槽及隐形矫治器等。
2、发音清晰度下降
前牙开合或深覆盖可能干扰舌体运动,影响齿音和舌齿音的发音准确性。儿童在语言发育期若存在严重牙齿畸形,可能出现构音障碍。早期功能性矫治有助于改善发音问题,如使用肌功能矫治器配合语言训练。
3、面部美观受损
严重的牙齿排列不齐或颌骨发育异常可能导致面部轮廓不对称、嘴唇闭合困难等问题。青春期患者可能因外貌问题产生自卑心理。针对骨性畸形,可能需要联合正颌手术与正畸治疗,如双颌前突矫正术配合固定矫治。
4、龋齿风险增加
拥挤的牙齿难以彻底清洁,容易堆积菌斑导致龋坏。扭转牙或重叠牙邻面易形成清洁死角。建议使用牙线棒、间隙刷辅助清洁,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配合含氟涂料预防,如多乐氟护齿剂。
5、牙周组织损伤
异常咬合力可能造成个别牙齿过度负荷,引发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创伤性咬合还可能引起牙齿松动。除常规正畸治疗外,严重牙周炎患者需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龈下刮治配合派力奥软膏局部用药。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在7岁前完成首次正畸评估。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避免吮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正畸治疗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冲牙器。饮食上减少粘性高糖食物摄入,避免矫治器损坏。出现牙齿疼痛或矫治器松动应及时复诊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