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发炎是怎么回事
盆腔发炎可能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盆腔发炎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厌氧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上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2、性传播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至盆腔,导致输卵管粘连甚至不孕。典型表现为性交后腹痛加剧、异常阴道出血。确诊后需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多西环素肠溶胶囊进行规范治疗,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3、宫腔操作
人工流产、刮宫等侵入性操作可能破坏生殖道屏障,将病原体带入盆腔。术后出现发热伴脓性分泌物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可降低风险,已感染者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指导用药。
4、邻近器官炎症
阑尾炎、腹膜炎等疾病可能通过淋巴系统波及盆腔。这种继发感染常表现为全腹痛转移至右下腹,伴有反跳痛。需优先处理原发病灶,同时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控制盆腔感染。
5、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生殖道正常菌群可能转化为致病菌。这类患者易反复发作盆腔炎,除规范抗感染外,需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盆腔发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改善局部循环,但经期禁用;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下腹疼痛加剧或体温超过38.5℃时应立即复诊。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输卵管造影评估盆腔粘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