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开放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病情程度、症状表现及个体差异决定具体方案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椎管狭窄为椎管容积减少导致神经受压。两者常伴随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早期症状较轻时,卧床休息、佩戴腰围、避免负重等保守措施可能缓解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减轻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物理治疗中,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能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微创介入治疗如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于严重神经压迫、马尾综合征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考虑椎板切除减压术、椎间融合术等开放手术。术后康复需结合核心肌群训练,逐步恢复脊柱稳定性。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动作,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减少腰椎负荷。
日常需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放置枕头减轻腰椎压力;规律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急性发作期可局部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但避免直接高温接触皮肤。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下肢肌力明显下降,须立即就医排除急诊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