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肛肠息肉怎么办

1356次浏览

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肛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肠道菌群失衡、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术

内镜下切除术是治疗肛肠息肉的常用方法,适用于直径较小的息肉。医生会通过结肠镜或直肠镜找到息肉位置,使用电切或套扎技术将其切除。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1-3天即可恢复正常生活。术后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腹痛等症状,并遵医嘱进行复查。

2、手术切除

对于直径较大、有恶变倾向或内镜下难以切除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手术切除范围较广,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通常需要住院3-7天。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随访。

3、药物治疗

对于炎症性息肉或术后辅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肠道炎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息肉复发风险。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对预防和治疗肛肠息肉都很重要。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刺激。

5、定期复查

即使息肉已经切除,也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一般建议术后1年复查,之后根据医生建议每3-5年复查一次。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新发或复发的息肉,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更好。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不动,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提前进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关推荐

为什么补钙会便秘
补钙可能引起便秘,主要与钙剂类型、补钙剂量、个体胃肠功能差异等因素有关。过量补钙或不当补钙方式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粪便干结。
小孩膝盖痛的原因有哪些
小孩膝盖痛可能与生长痛、运动损伤、感染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骨肿瘤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自体脂肪如何成活率更高
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可通过优化取材处理、精细注射技术、术后护理等方式提高。脂肪成活率主要与脂肪细胞完整性、移植部位血供、术后炎症控制等因素相关。
尖锐湿疣治疗好的方法
尖锐湿疣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会阴部或肛周出现疣状赘生物。
便血鲜红是怎么回事?
便血在肛肠科属于常见的疾病。便血的原因多样,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血液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都会影响便血的颜色。便血鲜红是怎么回事?大便大量出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