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左脚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1741次浏览

左脚足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滑囊炎或应力性骨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具或手术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可能与长期站立、肥胖或足弓异常有关。急性期建议冰敷,慢性期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药物可选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夜间可使用足踝支具保持筋膜伸展。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增生,常伴随足底筋膜炎出现。X线检查可确诊,表现为行走时针刺样痛。治疗需减少跑跳运动,选择软底鞋,药物可用氟比洛芬贴膏、依托考昔片或玻璃酸钠注射液。严重者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治疗。

3、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运动过度导致跟腱反复微损伤,表现为跟腱部位肿胀压痛。可能与突然增加运动量或穿不合适的鞋子有关。建议暂停跑步等冲击性运动,采用跟腱离心训练,药物可选酮洛芬凝胶、地奥司明片或局部封闭治疗。

4、滑囊炎

跟骨后滑囊炎常因鞋子摩擦引起,表现为跟骨后方红肿热痛。需更换宽松软底鞋,急性期可冷敷,药物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慢性期可尝试超声波理疗。

5、应力性骨折

跟骨应力性骨折多见于运动员或骨质疏松患者,表现为渐进性负重疼痛。需通过核磁共振确诊,治疗要求绝对制动6-8周,可使用跟骨骨折行走靴,药物配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跟腱拉伸。居家可进行踩网球按摩、毛巾牵拉等锻炼。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不缓解,或出现夜间痛、休息痛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至骨科或足踝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老年人需警惕骨质疏松相关疼痛,可定期检测骨密度。

相关推荐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小板偏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有骨髓增生异常、缺铁性贫血、炎症反应、脾功能减退、恶性肿瘤等原因。
精子ph值低的原因是什么
精子pH值低可能与精囊炎、前列腺炎、射精管梗阻、先天性精囊缺如、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精液pH值异常通常表现为精液量减少、液化时间延长、精子活力下降等症状。
牙黑牙黄如何去除
牙黑牙黄可通过超声波洁牙、冷光美白、树脂贴面、瓷贴面、全瓷冠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外源性色素沉积、内源性着色、牙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四环素牙等原因引起。
脸上起了很多扁平疣怎么办
脸上起了很多扁平疣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免疫调节、中医调理、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扁平疣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下降、接触传播、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腿关节骨质增生后怎么锻炼
腿关节骨质增生后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水中运动、平衡训练等方式锻炼,需避免剧烈运动及关节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