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可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包括急性并发症、慢性血管病变及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糖尿病危害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肾脏、神经系统、视网膜及足部病变等。
1、心血管损害
长期高血糖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概率。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比普通人高数倍,且预后较差。控制血糖同时需监测血压和血脂,定期进行心电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2、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高血糖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肾小球硬化。患者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严格控制血压和蛋白质摄入。糖尿病肾病进展至尿毒症阶段需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3、神经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四肢麻木、感觉异常,严重时出现糖尿病足。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排尿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神经损伤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和微血管病变有关。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可改善神经症状,但需配合血糖控制。
4、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渗出和新生血管形成。血糖波动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患者需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严重病例需接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羟苯磺酸钙胶囊可用于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辅助治疗。
5、足部并发症
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风险显著增高,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有关。轻微外伤可能发展为难以愈合的慢性溃疡,严重者需截肢。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足行走,定期检查足部皮肤。出现伤口应及时就医,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每日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出现多饮多尿加重、视力模糊、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管理,预防急性并发症和慢性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