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弱视通常由屈光不正、斜视、形觉剥夺、双眼视功能异常及先天性因素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且无法通过光学矫正完全改善。
1、屈光不正
高度远视、散光或近视可能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长期未矫正会抑制视觉发育。儿童需尽早验光配镜,常用矫正镜片包括球镜、柱镜或渐进多焦点镜片,严重者可联合遮盖疗法。
2、斜视
眼位偏斜引发复视时,大脑会主动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信号输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可使用棱镜矫正,恒定性内斜视可能需要注射A型肉毒毒素或行眼外肌手术。
3、形觉剥夺
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疾病阻碍光线进入眼内。需在6月龄前完成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配合屈光矫正和视觉训练。
4、双眼视功能异常
融合功能不足或立体视缺陷会导致中枢性抑制。可采用同视机训练、红绿滤光片疗法,配合使用调节训练仪改善集合功能。
5、先天性因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家族遗传性弱视需在出生后定期筛查。早产儿应监测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遗传性病例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早期干预。
弱视患者应保持每天2-6小时的针对性视觉训练,如穿珠子、描图等精细目力作业,配合遮盖健眼的时间需遵医嘱调整。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3-6个月复查视力及双眼视功能。12岁前是治疗黄金期,家长发现儿童有歪头视物、眯眼等表现时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