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窦炎可通过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生素、黏液溶解促排剂、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通常由感染、过敏、鼻腔结构异常、免疫缺陷、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可选用洗鼻壶或鼻腔喷雾装置,每日1-2次。对于过敏性因素导致的鼻窦炎,冲洗能减少鼻腔黏膜接触变应原的时间。操作时需保持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后避免用力擤鼻。
2、鼻用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能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适用于伴有鼻息肉或中重度症状患者,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见效。使用时应朝鼻腔外侧壁喷射,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禁用。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适用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期。疗程通常需要10-14天,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用药前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大环内酯类药物如克拉霉素片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适合慢性炎症期使用。
4、黏液溶解促排剂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可与抗生素联用改善窦口引流障碍,用药期间需增加每日饮水量。胃肠功能紊乱者应选择肠溶制剂,避免空腹服用引发恶心症状。
5、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伴有鼻息肉或解剖异常者。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扩大自然窦口改善通气引流。术后需定期清理术腔,配合鼻腔冲洗和局部用药3-6个月。额窦病变可考虑Draf手术,蝶窦炎可能需要联合入路。
慢性鼻窦炎患者应保持环境湿度40%-60%,避免接触烟雾和冷空气刺激。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如柑橘类水果和牡蛎。适度运动如游泳可改善鼻腔通气,但需注意泳池氯气可能加重症状。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颅内并发症征兆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