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鼻炎的预防及治疗
冬季鼻炎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冷空气刺激、规范用药、增强免疫力、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和治疗。冬季鼻炎通常由干燥空气、冷热交替、过敏原刺激、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鼻腔湿润
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引发干燥性鼻炎。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加湿器维持鼻腔湿度,每日清洗鼻腔2-3次。鼻腔湿润有助于减少黏膜损伤概率,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对于已有鼻炎症状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薄荷脑鼻用喷雾剂等局部保湿药物。
2、避免冷空气刺激
冷空气直接刺激可能诱发血管运动性鼻炎,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鼻涕。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遮挡口鼻,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注意渐进式适应温度变化。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者,冬季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诱发因素。
3、规范用药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炎症,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急性鼻炎发作期可短期使用呋麻滴鼻液改善通气,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4、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C和锌制剂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病毒感染风险。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对于反复发作的鼻炎患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
5、及时就医
当出现持续脓性鼻涕、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时,可能提示鼻窦炎等并发症,需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顽固性鼻炎需排查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结构性病变,必要时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等手术治疗。
冬季鼻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多饮用温开水。室内定期通风换气,但需避免直接吹风。外出时注意头部和颈部保暖,可佩戴围巾或高领衣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