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肠息肉手术后需注意创面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使用及定期复查。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出血、感染或息肉复发,需严格遵循医嘱。
1、创面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创面出血。会阴部保持清洁干燥,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若出现持续肛门坠胀感或鲜红色血便,可能提示创面出血,需立即就医。电切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腹痛,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
2、饮食调整
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饮品。3天后可尝试软烂面条、蒸蛋等低纤维食物,西蓝花、玉米等高纤维蔬菜需术后2周再引入。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刺激肠道黏膜,术后1个月内应严格限制。
3、活动限制
术后3天内避免久坐、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1周内禁止提重物超过3公斤。建议每日散步15-20分钟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跑步、游泳等剧烈运动。腹腔镜手术患者2周内不宜驾驶车辆,传统开腹手术需延长至4周。
4、药物使用
需遵医嘱服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片。抗生素使用不超过5天,常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预防感染。止痛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片为宜,避免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服用铁剂的患者可能出现黑便,需与消化道出血鉴别。
5、定期复查
小型息肉切除后3-6个月需肠镜复查,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应缩短至1-3个月。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建议每半年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需每年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考虑预防性结肠切除术。
术后2周内每日监测体温,出现发热超过38℃需警惕感染。保持每日排便通畅,便秘者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建议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30克。术后3个月可进行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6个月后经评估可恢复正常体力活动。吸烟患者应彻底戒烟,酒精摄入每周不超过100毫升纯乙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者需与外科医生协商用药方案。